Logo

世界民族電影節 9/12盛大登場 「禁忌片」祖師爺虞戡平、金馬獎得主張吉安、溫景輝跨世代導演齊交流影迷

海鵬電影電子報2025/09/05

臺北、嘉義、花蓮、臺南串聯 映演座談+專題導讀+音樂會琳瑯滿目

由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主辦的「2025世界民族電影節」將於下周9月12日(五)盛大開幕,今年邁入第四屆,以「跟著電影去旅行」為年度主題,將串聯臺北、臺中、嘉義、臺南、高雄與花蓮等六大城市,帶來為期十天、共21部電影、70場免費放映。本屆電影節更規劃琳瑯滿目的導演座談與專題講座活動——被譽為臺灣同志電影「祖師爺」之作的《孽子》導演虞戡平,將現身臺北華山電影館、花蓮文創園區兩地映後座談;金馬獎得主、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則帶著他大膽碰觸禁忌議題的最新力作《搖籃凡世》赴臺南臺灣文學館、臺北華山與影迷交流;而連奪金馬獎、臺北電影獎及金穗獎的新銳導演溫景輝,更將帶著他得獲獎作《A面:我的一天》,出席花蓮文創園區映後座談;加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處長羅珮嘉,也將親自出馬嘉義文創園區為《桂花巷》台語數位版作映前導讀,今年世界民族電影節集結三代導演出席活動,堪稱盛況空前。

現年75歲的虞戡平,是電視、電影、紀錄片、廣告資深媒體人。今年電影節的「性別平等了沒?」單元選映1986年改編自白先勇經典同名小說,由虞戡平執導的《孽子》數位修復版,改編自臺灣文學作家白先勇的長篇小說,描述臺北市新公園男同志社群的生活、慾望與掙扎求存。電影同時可見70年代的臺北樣貌,包括當時的同志社群聚會場所新公園(現今228和平公園),以及名流聚集的希爾頓飯店等繁華市景。虞戡平當時展現為同志發聲的無畏精神,勇敢挑戰尚在戒嚴時期的保守社會,將禁忌同志題材搬上大銀幕,成就了臺灣首部同志電影。

虞戡平除了大銀幕成就斐然,更從事臺灣原住民歷史、人文田野調查超過20年,長期投身原住民影像紀錄人才的培育。去年更獲國立東華大學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同時獲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所頒授的原住民族一等獎章,與花蓮在地連結深厚。他除將於9/13下午17:10出席臺北光點華山映後,也將於9/20下午15:10親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觀眾分享他拍攝《孽子》的心路歷程與幕後點滴。

2023年以挑戰馬來西亞當地華人傷痛歷史的《五月雪》,在威尼斯影展獲獎的導演張吉安,推出大膽挑動敏感「保嬰艙」議題的新作《搖籃凡世》,再度引發話題與討論。《搖籃凡世》不僅獲選今年香港電影節開幕片,目前也正在大馬熱烈上映。該片除獲邀2025世界民族電影節「世界民族大觀」單元,並將於9月19日在臺灣正式上映。無畏直視大馬禁忌與傷痛的張吉安,並將特地飛來臺灣出席9月13日下午13:30於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的映後講座,並於9月15日晚上18:50於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映後與觀眾見面。

臺灣新銳導演溫景輝以劇情短片《A面:我的一天》,橫掃金馬獎、臺北電影獎及金穗獎「三金」獎項,成為臺灣影壇最獲期待新導演之一。《A面:我的一天》描述小男孩為趕緊補救暑假錄音作業,請他印度籍媽媽幫忙一起錄音的有趣故事,亦獲選今年世界民族電影節,溫景輝將於9/13下午15:00赴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觀眾分享他的創作歷程。

此外,世界民族電影節也規劃在9/20下午15:00,邀請國家影視聽中心處長羅珮嘉,赴嘉義文化創意園區帶來電影《桂花巷》台語數位版的映前導讀,引領觀眾深入了解臺灣電影的經典時刻及台語版配音趣事。並於9/21閉幕當天下午15:10在花蓮文化創意園區,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由成立10年的花蓮明義國小國樂班現場演奏《桂花巷》主題樂曲的音樂會,讓電影與樂音交織,為2025世界民族電影節劃下跨世代、跨藝術領域的完美句點。

「2025世界民族電影節」將於9月12–21日於臺北、臺中、嘉義、臺南、高雄及花蓮等六地盛大舉行。今年規劃70場電影放映均為免費欣賞,琳瑯滿目的活動更是繽紛多姿,完整節目表與索票方式,請參閱影展官網及官方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