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狗狗獎」最佳影片

獲選2006台北國際書展開幕電影

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

從小阿嬤就告訴我,狗狗和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德國、外蒙古兩國聯合製作-

<駱駝駱駝不要哭>導演 琵亞芭蘇倫戴娃
(Byambasuren Davaa)最新力作

草原上的傳奇
草原上的故事
草原上的導演
角色介紹
席慕容的推薦
預告片欣賞

 

【草原上的傳奇】 -故事緣起
《小黃狗的窩》(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是曾經榮獲奧斯卡提名的《駱駝駱駝不要哭》(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蒙古女導演琵亞芭蘇倫戴娃(Byambasuren Davaa)的最新力作,同時也是她的第一部劇情電影。這部由德國、外蒙古兩國聯合作的影片,去年在坎城影展放映時,順利擊敗了其他六部「競賽片」,打動了不少觀眾和評審的心,光榮摘下坎城影展的「金棕櫚狗狗獎」最佳影片,成為狗狗電影的新盟主。

蒙古人愛狗,因為狗會幫助人們看好羊群。他們相信,人和狗之間有種特殊的輪迴互替關係,這輩子當狗兒,下輩子就會做人,因此,人們總把忠實的狗兒當作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希望生生世世大家都能永遠在一起。但隨著鄉村城市化的現象,許多遊牧家庭陸續遷徙到都市去謀生,許多狗兒就被丟在草原上。草原上的狗兒常會跟狼群混在一起,狼群便會趁機尾隨牠回蒙古包去掠奪羊群。如此一來,沒有家的狗兒,反而更沒有人會收留了…。《小黃狗的窩》故事,就在這樣的衝擊下誕生了。劇情溫馨感人的《小黃狗的窩》,敘述一個遊牧家庭的小女孩娜莎撿到了一隻小狗,爸媽卻因小狗的來路不明,怕引來狼群攻擊他們所畜牧的羊群,而不願意讓她養。沒想到這隻小狗後來卻意外成為了他們的恩人…。此次,蒙古女導演戴娃不僅要帶領觀眾奔向風光綺麗的蒙古高原,在「風吹草低見牛羊」裡,感受遊牧家庭和狗狗濃得化不開的親密情感。同時,她也將透過她幽雅又幽默的鏡頭,展現正徘徊在傳統與文明之間的遊牧生活…。

坎城影展榮獲「金棕櫚狗狗獎」最佳影片後,《小黃狗的窩》勢如破竹、獲獎連連,它先是在德國「慕尼黑國際影展」(Munic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摘下「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隨後又在紐約「漢普敦國際影展」(Hampton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上勇奪「金海星獎」最佳影片等3項大獎。《小黃狗的窩》同時也繼《駱駝駱駝不要哭》後,再度代表外蒙古,披掛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獲邀為「2006台北國際書展」開幕片的《小黃狗的窩》,在德國由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發行,台灣的發行權則由海鵬電影公司取得,將自3月31日起正式上映。[BACK]

【草原上的故事】 -劇情大綱

小女孩娜莎家裡的狗狗剛剛死了,她和家人們都非常傷心…。

有天,娜莎在蒙古草原上撿到了一隻流浪的小花狗”點點”,便好心將牠帶了回家。但是娜莎的爸爸卻擔心來路不明的狗狗會引來狼群,堅持要把牠送走。雖然爸爸極力反對,娜莎仍決心偷偷收留這隻沒有家的小狗狗,不讓爸爸發現…。

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面臨了日漸都市化的衝擊,許多人開始遷居到城市去,娜莎的爸爸也做了這個決定。當蒙古包被拆卸裝上車後,娜莎的爸爸卻留下了最後一根木樁,將”點點”拴在木樁上…。離情依依的娜莎坐在滿載著行李的車上,離開了她從小長大的草原。當被緊緊拴住的”點點”變得越來越渺小時,娜莎的眼眶開始充滿了淚水…。她還會再回到草原上嗎?她能給”點點”一個家、永遠和牠在一起嗎?(德國/外蒙古,90min) [BACK]

【草原上的導演】 -導演介紹
    成吉思汗的女兒

蒙古女導演 琵亞芭蘇倫戴娃 再度披掛角逐奧斯卡

現年35歲的蒙古女導演琵亞芭蘇倫戴娃(Byambasuren Davaa)出生於蒙古戈壁大漠中。在蒙古就學期間(1993年~1998年),即與影視結下了不解之緣的她,曾擔任蒙古公共電視台的助理導演及發言人。大學畢業後(1999年),戴娃遠赴德國慕尼黑影藝學院攻讀電影,而《駱駝駱駝不要哭》就是她與義大利同學路易吉法洛尼(Luigi Falorni)的畢業傑作。《駱駝駱駝不要哭》不僅獲得許多影展的殊榮,更榮獲了2005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而戴娃與路易吉,亦因此片獲得2005美國影評人協會頒發紀錄片最佳導演獎。其中劇情片最佳導演獎則是頒給了《登峰造擊》(Million Dollar Baby)的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 延續《駱駝駱駝不要哭》的跨國合作,琵亞芭蘇倫戴娃的最新力作《小黃狗的窩》則由德國與外蒙古兩國聯合製作。

這部由戴娃親自執導的第一部劇情電影,腳本靈感係來自她小的時候,阿嬤與她分享的一個廣泛流傳於蒙古民間的傳說。《小黃狗的窩》敘述一個六歲小女孩娜莎,偶然在浩瀚的蒙古草原上撿到了一隻小花狗,但她的父親卻因擔心來路不明的狗兒會招來厄運,而要求娜莎立刻把牠送走…。電影除了有溫馨動人的劇情鋪陳與浩瀚綺麗的蒙古草原景緻外,同時也刻劃了文明帶給這塊「世界最後淨土」的巨大衝擊。這部《小黃狗的窩》在奪下「金棕櫚狗狗獎」後,受到了世界各大影展爭相邀展,其間也獲得不少影片獎項的肯定,戴娃個人就榮獲了「慕尼黑國際影展」的「青年導演獎」。 去年,《駱駝駱駝不要哭》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提名,打開了琵亞芭蘇倫戴娃在全世界的知名度,也將蒙古推上了國際舞台,對所有蒙古人而言,意義相當重大深遠。今年,蒙古以戴娃的新作《小黃狗的窩》再度角逐奧斯卡,不難窺出蒙古對戴娃所寄予的厚望。[BACK]

 

 

一、爸爸 / 烏吉杜耶.巴察祿 ( Urjindorj Batchuluun)

儘管爸爸的外表穿著怎麼看都像是個不折不扣的蒙古大漢,但骨子裡卻是現代化十足的喔!別人騎蒙古野馬,他騎的是超級拉風的摩托車;別人家的水瓢是木 頭做的,他們家用的則是他從城裡買回來最新式的塑膠水瓢。向來疼愛子女的他,這回對於大女兒娜莎收留小花狗 ”點點”的意願,可一點也沒當回事,甚至還要求她把”點點”送走。只是經常在外為生活奔波的他,見到女兒如此之堅決,也只好暫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二、媽媽 / 拜嫣杜蘭.達拉妲娣.巴察祿
( Buyandulam Daramdadi Batchuluun)

媽媽是個傳統的蒙古遊牧家庭的婦女,除了要教養三個小孩外,也肩負著照料羊群的重責。每當羊群遭狼群襲擊過後,還得協助爸爸一起重整羊圈。雖然相當辛勞,但媽媽卻始終甘之如飴,甚至還經常自己動手作奶酪,從擠奶、切製到晾乾保存,可都是一手包辦,從不假他人手喔!喜愛現代玩意兒的爸爸,為體恤媽媽的辛勞,特地從城裡帶了個塑膠製的水瓢兒送給她當禮物,沒想到才一接觸鍋子裡的沸水就扭曲變形了,害得媽媽好不心疼呢!

三、姊姊 / 娜莎.巴察祿 ( Nansal Batchuluun)

小娜莎是家中的老大,也是劇中的靈魂人物。她在爸爸的費心安排下,到城市裡的住宿學校去接受現代化教育。放假返家後,她總不忘幫媽媽照料弟妹以及看管羊群,是個相當貼心的小女孩。即使面對正在長牙齒的小弟,娜莎也總是抱著寬容的胸懷,就算被他咬傷了,也忍著傷痛而絲毫沒有怨言。當她第一次出外撿拾馬糞當燃料時,在漆黑的洞穴裡發現小花狗,並將牠帶回家,沒想到這竟遭到爸爸的強烈反對。極富愛心的娜莎,仍決心偷偷收留這隻沒有家的小花狗,並且想盡辦法不讓爸爸發現…。

四、妹妹 / 娜莎瑪.巴察祿 ( Nansalmaa Batchuluun)

在家排行老二的妹妹,是個相當溫順的小女孩。她對姊姊娜莎可是百分百的崇 拜。每當姊姊從學校放假回家時,她總會黏著姊姊並專心聽姊姊告訴她,有關學校的種種,甚至還不時地向爸媽要求,要和姊姊一同上學去呢!而對於小弟,她則是竭盡所能地予以呵護、包容,即使被弟弟拿瓷製的神像敲她的頭,她可是連一聲也沒吭喔!

五、小弟 / 拔特巴亞.巴察祿 ( Batbayar Batchuluun)

小弟是家裡的唯一男孩,自然是大家的寶貝,他那秀氣的五官加上道地蒙古小男孩綁著兩根沖天砲的裝扮,總會讓人誤認為小女孩。小弟的玩具除了毛茸茸的電動狗狗外,玩神像也成了他近來最大的興趣,但這卻使照顧他的兩個姊姊緊張得半死,深怕他一個不小心把神像給摔破了。小弟的天真還不只這一樁呢!當他因意外離開家人時,看到漫天飛揚、虎視眈眈的禿鷹時,竟興奮得想找牠們玩耍呢!真是讓觀眾捏了一把冷汗!

六、阿嬤

阿嬤是電影裡最神秘的人物,她總以最真摯、虔誠的心祝禱,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呢!精通卜卦的阿嬤在無意間收留了迷路了的娜莎,在陪她聊天時,字字句句都展現了生命的智慧。尤其當小娜莎問她『我下輩子還會是人嗎?』,只見她她不疾不徐地以米卦回應,反問她『米粒能站立在細細的針頭上嗎?』來告訴了我們,下輩子轉世再為人的機會有多麼渺茫,並一語道出生命的可貴,要大家珍惜現在身為人的一切!

七、小花狗 / 點點

娜莎是在蒙古草原上的漆黑洞穴中發現牠的,由於小狗狗身上綴著黑色的斑點,所以娜莎幫牠取名為「點點」。「點點」肯定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面臨日漸都市化的最直接的受害者了!被丟在原野上的牠,本以為遇上娜莎後,就可以開始過幸福快樂的生活,卻沒想到娜莎的爸爸因為顧慮牠的來路不明,而堅決在他們舉家遷徙城市時,將可愛的牠綁在木樁上,不讓牠跟 …。「點點」到底要怎樣,才能打動了娜莎父母的心,成為這個家庭的一份子,和小主人娜莎永遠在一起呢?

[BACK]

 衷心的喝采-看琵亞芭蘇倫戴娃新作

繼《駱駝駱駝不要哭》之後,蒙古國的年輕導演琵亞芭蘇倫戴娃的這部新作,又讓人衷心要為她喝采。

這部新作,是一篇詞句清新、節奏舒緩的散文詩,同時,每個細節,又緊扣著文化與時代的脈動。

琵亞芭蘇倫戴娃的成功之處,就是她能夠帶領整個工作團隊進入一個蒙古家庭而不驚擾他們,我們這些觀眾因此得以在最近最清楚的距離觀看、聆聽、會心與感動。

曠野無垠,時光悠長,生命在此,雖然顯得極為脆弱與渺小,卻始終能夠綿延不息。影片一開始,父親對孩子說的那句話,就素樸地呈現出游牧民族心深處不移的信仰。

如今已被學者贊嘆的那些無形的文化資產,諸如堅忍、勇敢、互助以及體諒等等的美德,其實都是在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之時一點一滴的潛移默化所累積起來的,我們都可以從一個小小的家庭之中領會到這些在游牧文化裡極為美好的質素。

譬如這個家庭要從夏營地轉場到秋營地之時,兩座氈房都已拆淨,和所有的家當一起裝上牛車,整隊待發。從高處俯視,青綠的草原上只留下兩塊土色的圓形的印子,那就是這個小家庭在其上生活過一個夏季的痕跡。

讓我震撼的是,在出發之前,這對夫婦又重新走進已無一物的這片圓形印痕的中心,恭恭敬敬地再祭灑一次大地,當他們說出「美麗的杭蓋草原,感謝你的收留」之時,我不禁熱淚盈眶。

人與自然,彼此善待,在浩瀚的天地之間永存感恩之心,這就是游牧文化裡最令人疼惜與珍惜之處啊!

請問,這不也就是身處在廿一世紀的現代人,剛剛開始努力推行的環保概念嗎?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在此向台灣的觀眾真誠推薦這部影片,值得一看!

172006年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