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收藏4K揭密!一場縱跨4000年的藝術之旅!

米開朗基羅 卡拉瓦喬 馬爾默
一場縱跨4000年的藝術之旅!

◎ 全片4K超規格拍攝
◎ 梵蒂岡官方認證紀錄電影
◎ 義大利盧卡國際影展觀摩片
◎ 教宗方濟各著作【我的藝術觀】改編

一窺教宗心中 最完美傑作!



Pope Francis-My Idea of Art

電影簡介
劇情大綱
關於教宗
導演介紹
12件收藏
預告觀賞

電影官網                                    中文部落格

【關於電影】

縱跨4000年藝術之旅《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首度4K揭秘

被譽為世界最重要博物館之一的「梵蒂岡博物館」,不僅坐擁兩百多位教宗收藏的大量天主教文物,更廣納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珍貴藝術品,從古埃及木乃伊、希臘羅馬時期雕像、文藝復興畫作,乃至本世紀的現代雕塑,件件都是極其珍稀的重要收藏。《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Pope Francis: My Idea of Art)全片以4K超高規格拍攝,跟隨教宗方濟各腳步,一窺他心中最完美的傑作。

《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罕見由梵蒂岡官方出品,也是史上首位教宗談論藝術的電影。該片拍攝緣起於作家蒂齊亞納盧皮(Tiziana Lupi),渴望拍攝教宗方濟各的藝術觀,於是偕同阿根廷藝術家亞歷揚德羅馬爾默(Alejandro Marmo)晉見教宗,沒想到不但獲教宗首肯拍攝,馬爾默的《工人的基督》(Worker Christ)以及《盧漢的聖母》(The Virgin of Lujan)兩座知名雕塑,更獲方濟各納入12件完美傑作名單之列,成為本世紀的代表。

由於《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採用4K超高畫質拍攝,使觀眾得以最近距離、一賞珍品細節。其中如「光影巨匠」卡拉瓦喬的畫作《基督下葬》,象徵慈愛的經典石像《聖母與聖子》,筆觸與紋理的細緻精美,更是親臨現場都無法擁有的滿足體驗。更驚人的是,該片為拍出「聖彼得廣場」的雄偉壯闊、「埃及方尖碑」的高聳參天,以及西斯汀禮拜堂裡、米開朗基羅壁畫《創世紀》、《最後的審判》的傳世震撼,劇組甚至出動空拍機拍攝,小心翼翼抓住這些偉大傑作的最佳欣賞視角,使觀眾得以從中領悟教宗方濟各之於藝術的獨到見解。(義大利,46mins)

[BACK]

【關於劇情】

讚美、批判力道驚人《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傳達重要訊息

改編自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著作【我的藝術觀】的新片《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Pope Francis: My Idea of Art),引領觀眾深入梵蒂岡博物館,一窺方濟各心中最重要的12件收藏。這些舉世無雙的藝術品,能跨越4000年人類文明而不朽,究竟要傳達給世人什麼最珍貴的訊息?

方濟各選出的12件收藏,包括古埃及時期崇拜太陽神的方尖碑,古希臘羅馬的落難雕塑《英雄軀幹》,米開朗基羅的輝煌壁畫《創世紀》,乃至以廢材重生的雕塑《工人的基督》等,都是來自不同時期、並禁得起時間考驗的傳世珍品。它們除有無可取代的藝術價值,更具備日久彌新、珍貴永恆的人性光輝。教宗方濟各不僅首度闡述他之於藝術的精闢見解,更毫無保留對這12件收藏品,提出他的讚美與批判,力道直接且驚人、堪稱史無前例。

《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同時邀請了梵蒂岡博物館歷史館館長巴爾巴加洛博士(Sandro Barbagallo)與【我的藝術觀】共同作者盧皮(Tiziana Lupi),引領觀眾走訪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以及梵蒂岡博物館,透過這趟夢幻般的藝術之旅,為觀眾開啟世界的大門。

[BACK]

【關於教宗】

教宗方濟各出書【我的藝術觀】藉藝術警世事翻拍電影

教宗方濟各(義語:Francesco),本名豪爾赫•馬里奧•伯格里奧,出生阿根廷,2013年3月獲選為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教宗,是1200多年後第一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宗。方濟各上任創下了更多「第一」,他不僅是第一位上任後,選擇少年監獄行洗腳禮的教宗,同時也是首位為女性與穆斯林洗腳的教宗,開明作風大受民眾歡迎,還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並獲選年度風雲人物。方濟各還積極與社群媒體接軌,他除了開設推特和Instagram帳號外,還參與紀錄片的拍攝與TED的演講,更是第一位特別為梵蒂岡博物館出版著作的教宗。而他與義大利作家蒂齊亞納盧皮(Tiziana Lupi)共同著作【我的藝術觀】(Pope Francis-My Idea of Art),則藉藝術對當今浪費文化提出警示,而受到廣泛討論。

【我的藝術觀】是方濟各透過12件梵蒂岡藝術品,闡述他對信仰以及現今文化獨到觀察的著作。該書後被改拍成紀錄片《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並邀請到作家蒂齊亞納盧皮,以及梵蒂岡博物館巴爾巴加洛博士親自介紹,深入淺出闡述了教宗之於藝術的理念。

[BACK]

【關於導演】

梵蒂岡點頭拍攝《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馬西密探藝術泉源

義大利的作家、導演克勞迪奧羅西馬西密(Claudio Rossi Massimi),曾為義大利最大的電視網RAI(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執導、製作多部紀錄片。他後來與IMAGO電影公司合作,更在7年間製作多達40部的紀錄短片,其執導的紀錄電影曾獲多項國際大獎,其中《自由團結的歐洲》(For A Free And United Europe),更獲選歐洲議會指定放映,自此獲得國際矚目。

2016年,馬西密自編自導首部劇情長片《安東尼歐的病症》(Antonio’s Syndrome),榮獲義大利因佩里亞影視節最佳影片以及最佳男主角雙料大獎,更一舉勇奪第12屆印加帝國國際影展最佳影片大獎。

《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是馬西密首部與他人合作劇本的電影,該片根據教宗方濟各的著作【我的藝術觀】改編,馬西密在深入梵蒂岡博物館後,藉教宗方濟各眼中的12件珍品,傳遞出真理與福音。

[BACK]

【關於12件收藏】

《基督下葬》 The Deposition

畫作描述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後,聖母瑪利亞和門徒約瑟、尼哥底母等人幫他安葬的情景。卡拉瓦喬以純熟筆觸,精確傳遞畫中悲痛肅穆氣氛。

《聖母與聖子》Madonna and Child

埃及神話中的神明,象徵生育與富饒,它不被丟棄、反被重新賦予新的意義,是「不浪費」的最好例證。

《聖彼得銅像》St. Peter in the chair

這座因為無數信徒觸摸、雙腳幾被磨光的聖彼得銅像,其實改造自羅馬時期的宙斯神像,它不因時間消亡,反衍生出全新的時代意涵。

《善牧者》The Good Shepherd

原是墓園守護者雕像,因緣際會成為梵蒂岡重要收藏。它浪漫地將冥界領路人、羊人(耶穌自稱)兩種意象結合一起。

《教宗的新車》 Renault 4

1984年款的雷諾汽車,是神父佐佐卡(Renzo Zocca)的舊座車,曾伴他周遊各教區濟世。有趣的是,教宗竟也曾擁有過一模一樣的車…。

《埃及方尖碑》 St. Peter Obelisk

原是埃及人奉獻太陽神的獻祭禮,後變成受羅馬皇帝尼祿迫害的殉道者紀念碑,成為「聖彼得廣場上所有殉道者的見證者」。

《英雄軀幹》The Belvedere Torso

它是數以千計素描、雕塑、繪畫、石膏像以及青銅藝術作品的靈感泉源。米開朗基羅曾推拒修復此作的委託,認為其不完整的樣貌,更能體現英雄不屈的意義。

《慈悲善工》 Works of Mercy

呈現社會邊緣人生活的繪畫,主要呈現基督徒對弱勢族群所應展現的七件善舉,但館藏作品卻只有六幅…。

《工人的基督》Worker Christ 與《盧漢的聖母》The Virgin of Lujan

阿根廷藝術家亞歷揚德羅馬爾默(Alejandro Marmo)作品,利用廢棄物作為創作素材,細膩呈現當代人所感受到的絕望、暴力以及恐懼。備受方濟各推崇。

《創世紀》Genesis

總面積1100平方公尺的穹頂壁畫,精雕細琢畫面和優美人物表現,被教宗方濟各形容「每面牆上的每幅壁畫,都完美地傳達了神聖的慈愛。」

《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ment

教宗保祿三世在《創世紀》完成後20多年,召回米開朗基羅再次創作,畫中基督、天使和罪人姿態生動鮮明,呈現出末日審判的磅礡氣勢,是梵蒂岡博物館最重要的收藏。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