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影展首映單元觀摩影片
橫掃法國凱薩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6項大獎
![]() |
★法國盧米埃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劇本獎
★法國著名懸案「塞納焚殺案」驚悚改編 ★法國電影票房大賣破億 凱薩獎男星 巴斯欽布雍
法國影帝 卜力藍內 總有一件懸案 會一直糾纏你…
追兇12夜
The Night Of The 12th
凱薩獎導演 多米尼克摩爾 懸疑新作
|
電影簡介 | 劇情大綱 | 國際佳評 |
導演介紹 | 演員簡介 | 預告觀賞 |
著名焚殺案改編《追兇12夜》勇奪凱薩獎最佳影片6大獎
電影《追兇12夜》不僅顛覆傳統犯罪電影模式,更聚焦社會議題,片中的警探、受害者、嫌疑犯們,都成為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群像。最特別的是,該片不只細膩呈現案件的刻劃,更著重女性看待「男性世界」的觀點,赤裸呈現在社會案件中、男女不平等的明顯現象,以及那些經常被忽視的性別暴力。不論死者克拉拉的閨蜜在餐廳聲淚俱下的指控,抑或承接案件的女法官、女探員,均以女性角度帶來了全新的智慧與觀點,並傳達極正向的理念:懸案即使難解,陰影卻有重見天日的希望。
|
克拉拉夜半遭焚殺,嫌疑犯卻越來越多…
對約翰來說,克拉拉的焚殺案就是這樣一個案子。12號的那晚,克拉拉在離開派對後獨自回家,卻在路上遭到縱火焚身,活活被燒死。調查案從她的生活圈展開,錯綜複雜的謎團雖逐漸浮出水面。審問一件接著一件,嫌疑犯卻越來越多。每個嫌疑犯都一一咬定與克拉拉的風流韻事,約翰發現他要面對的,恐怕不只是犯案真兇…。 《追兇12夜》根據法國著名懸案「塞納焚殺案」改編,偵查過程高潮迭起,並揉合社會議題成為案情新的切入點,橫掃本屆凱薩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6項大獎。 |
"非比尋常且激勵人心!"-電影雜誌 Screen Daily
"高度可信,令人心驚!"-好萊塢報導者 The Hollywood Reporter
"年度最佳的電影之一!"-正片 Positif
"媲美《索命黃道帶》和《殺人回憶》!"-好萊塢報導者 The Hollywood Reporter
"議題發人深省!"-爛番茄評論網 Rotten Tomatoes
"喜連連!!"-法媒 TF1
"劇情精彩且 微妙!"-自由王妃 Le Dauphiné Libéré
"令人不寒而慄!"-爛番茄評論網 Rotten Tom
"導演功力令人佩服!"-電影信仰獎 Prix C
"驚悚電影的天花板!"-大屏幕 Écran Large
"年度最強法國電影!"-費加洛報 Le Figaro
"令人著迷!"-影院文件 Les Fiches du cinema
"獨特而令人難以忘懷!"-迴聲 Les Échos
"演員出色!讓案件真實還原"-首映 Pre
"一部出色的驚悚片!"-北方之聲 La Voix
"多米尼克迄今最棒電影!"-法外之徒 BANDE À PART
"強大而感人!"-面具與羽毛 Le Masque & la Plume
"難以置信的人性光輝!"-影評人 Sophie Avon
"感同身受,引人共鳴"-法國穀物電影節 Festival du grain à démoudre de Gonfreville-l'Orcher
"審訊過程令人著迷,清醒程度堪稱典範!"-正片 Positif
"大自然在電影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正片 Positif
"非常成功的電影!"-法國穀物電影節 Festival du grain à démoudre de Gonfreville-l'Orcher
"一定要看的電影!"-坎城影展 Cannes FF
|
當一部電影跟犯罪有關時,通常會在一開始告知觀眾「這裡發生了一場謀殺」,到結尾時會說「這就是兇手」,然後就沒有更多可追問的問題了。這不是我想做的。這故事吸引我的地方,正是它的神秘。當你看得越近,就會產生更多困惑。當我們不知道犯罪者是誰時,我們能看到的東西更多,也能跟那些在黑暗中探索、困惑的探員更為接近,感受到他們的質疑與焦慮。如此謎樣的狀態,比案件的解決,更能揭示人為和制度的運作體系…。 -多米尼克摩爾 Dominik Moll 多米尼克摩爾巔峰之作《追兇12夜》勇奪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多米尼克摩爾的首部劇情片《親密》(Intimité)於1994年上映。2000年,他的第二部電影《哈利,親愛吾友》(Harry, He's Here to Help)就獲選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競賽片,隔年更勇奪凱撒獎最佳導演獎;第三部電影《旅鼠》(Lemming)則獲選為2005年坎城影展開幕片及金棕櫚獎競賽片。2022年,多米尼克根據法國女作家寶琳蓋納(Pauline Guena)的暢銷書《18.3—與犯罪小隊共處的一年》(18.3- A Year with the Crime Squad),將法國知名懸疑案「塞納焚殺案」改編為電影《追兇12夜》(The Night of the 12th),一舉獲選第75屆坎城影展「首映」單元,獲法媒【大屏幕】(Écran Large)盛讚是「驚悚電影的天花板」,隔年更橫掃法國凱撒獎最佳影片等6項大獎,包括為他自己贏得從影以來的第二座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追兇12夜》是多米尼克摩爾的第七部電影,他從編劇、選角到導演全程一手包辦。在劇本開發階段,他與合作夥伴吉勒馬頌(Gilles Marchand),從多達 500 多頁的原著中,挑選出30 頁精華內容,改編成這部令人震撼的驚悚懸疑片。多米尼克摩爾甚至跟隨寶琳蓋納腳步,親自赴書中描述的格勒諾布爾(Grenoble)警察局親身觀摩,實際感受警探團隊之間的默契。並在劇本完成後,突然想起曾經合作《謎夜拼圖》(Only the Animals)的演員巴斯欽布雍(Bastien Bouillon),立馬敲定由他出演這個溫和與憂鬱兼具的男主角,完美選角獲法媒盛讚「功力令人佩服」。
|
巴斯欽布雍嚴謹辦案《追兇12夜》榮登凱薩獎最佳新演員
現年 37 歲、星途一直不算順遂的巴斯欽布雍,因為演出《追兇12夜》一夕之間聲名大噪。該片除是他第一部擔綱主演的電影,更將他從臨時演員的艱辛中解救了出來。由於之前在多米尼克摩爾的電影《謎夜拼圖》中飾演過「警察」,成功留下深刻印象。當多米尼克完成劇本時,他雖不是首位被試鏡的對象,卻透過不懈的努力,支撐到試鏡流程的最後,才得到了導演的信任,順利出演《追兇12夜》的男主角。 巴斯欽布雍在該片中飾演的警探「約翰」,個性幾乎與他本人性格相符:不太健談、細心、一絲不苟,甚至嚴謹到不可思議,面對難解懸案時,容易讓自己陷入鑽牛角尖的境地。他以積極的態度著手調查「克拉拉焚殺案」,卻在一次次碰壁中,逐漸迷失在焦慮之中,對社會議題感到束手無策,甚至與警探夥伴馬索(卜力藍內 Bouli Lanners 飾)大吵,一度面臨難以逾越的高牆。 有趣的是,這樣一個壓抑的角色,卻有著競速自行車的嗜好,在調查之外的時間習於騎上陡峭的彎道,衝入壯闊的大自然之中,找到釋放情緒的出口。為了契合這個角色,巴斯欽布雍特地接受專門訓練,讓自己一圈一圈地狂飆賽道,就算體力耗盡也不願找替身演員,偵查過程又格外入戲,敬業精神令人肅然起敬,獲法國電影雜誌【首映】(Première)盛讚「演技出色!助案件真實還原」。他的精湛演出,除助《追兇12夜》在法國創下破億票房,更橫掃凱薩獎6項大獎,包括他自己也勇奪最佳新演員大獎。 卜力藍內辦案飆金句《追兇12夜》勇奪凱薩獎最佳男配角
性格瀟灑的卜力藍內,這次在新片《追兇12夜》(The Night of the 12th)飾演警探約翰(巴斯欽布雍 飾)的好夥伴探員馬索(Marceau)。與冷靜的約翰相反,卜力藍內所飾演的馬索,既感性又直爽,對充滿人性險惡的警探工作深感痛恨。卜力藍內將這種壓抑且糾結的情緒,詮釋得淋漓盡致。不僅片中辦案認真投入讓人感佩,面對婚變無言承受,鐵漢柔情更令人同情。而他看似不苟言笑,嚴肅辦案卻不時會飆金句「警察靠寫報告對抗邪惡」、「幹嘛一直兜圈子,好像倉鼠」,讓劇情變得更具戲劇張力,除獲法媒盛讚「演技強大感人」,更助該片掃凱薩獎6項大獎,而他自己也勇奪最佳男配角大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