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名影評人 聞天祥

如果說琵亞芭蘇倫戴娃的成名作【駱駝駱駝不要哭】是一部拍得像劇情片的紀錄片,那麼她的第二部作品【小黃狗的窩】則是一部像是紀錄片的劇情片。不變的是在她舒緩有致的敘事中,對蒙古游牧生活的尊重,以及從中挖掘出平凡卻亙古的智慧。

【小黃狗的窩】故事很簡單,講的是個蒙古小女孩撿到一隻流浪狗,爸爸擔心野狗先前曾和狼生活在一塊,要是狗引來了狼,他們經濟生活所依賴的羊群就要遭殃,因此堅決不讓她養。

爸爸在家時,小女孩就把狗藏在羊圈裡;爸爸進城去,她乾脆帶狗去牧羊,甚至為了找走失的狗,連羊都不顧了。導演倒沒像日本或好萊塢電影把「人狗情」拍成催淚的通俗劇,反而透過人對狗的不同態度,逼視現實帶給他們的不同壓力。

影片一開始,就是一隻狗的葬禮,既帶出小女孩本身對狗的喜愛,也在儀式中道出蒙古人對來世的想法。至於片中的「狗主角」從原是畜牧的好幫手,變成被小女孩發現的流浪狗,也反映了游牧生活的沒落與改變。而在這個摩托車跟蒙古包同時存在的空間裡,能不被時代推移所吞沒的,大概只剩下近乎虔誠的觀念。

從這來看影片後段,全家人隨季節要搬離駐紮的草原時,導演鉅細靡遺呈現蒙古包拆除的過程外,還刻意讓我們看到爸爸媽媽在蒙古包於草地上留下的圈痕內,祭祀告別,是別有用意的。游牧民族對自然的感恩,其謙卑與誠敬,毫不做作地在銀幕上產生讓人自省的魅力。至於小狗如何改變爸爸對牠的偏見,自然成了本片戲劇性的高潮所在。不過即使是本片高潮,導演依然力圖讓它在寫實的基調中,可信地發展。

從片尾頗具巧思的演員表,我們得知原來片中這家人(包含那隻叫做「點點」的小狗)在銀幕下就是真正的家人,琵亞芭蘇倫戴娃以質樸的導演手法,從生活醞釀張力,讓他們在自然的狀態下呈現出比職業演員更精湛的表演。雖然對習慣好萊塢電影的觀眾而言,可能需要一點耐心去適應本片較慢的步調,但這部作品確實讓願意靜下來感受的人,有種沁人心脾的感動。

本文轉載自「Kingnet影音台」影評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