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分享】/《4月3週又2天》社會主義下的小人物掙扎

影評人 火行者firewalker

先前在介紹奧斯卡外語片的熱門片時,就有提到了《4月3週又2天》,後來和膝關節前輩聊到,關節前輩在坎城就看過這一片了且非常推崇,讓火行者心中一直…掛念著這部電影,向電影公司問了一下,剛好金馬有加演場可以去,當然無論如何都去了,且這次很幸運,導演克利斯汀穆基(Cristian Mungiu)剛下飛機就過來,片後的問答時間也了解了更多他拍片的心情和背景。(其實有時候真的覺得,導演的用心和想法,和觀眾看到的、體會到的多少會有差異,如果都有這樣的機會在看完電影之後馬上和導演討論,對一部電影的觀感又會有不同層次的深入了。)

《4月3週又2天》的故事始於住宿的女學生,要進行非法的墮胎,和室友約了密醫到飯店進行,進而衍生出了很多相關的事。

這無非是一部劇情片,但劇情又寫實得不像劇情,倒不如說,這部電影,在描寫的,是一個時代背景。而它的表現方式,就是在把這個時代背景的一些小人物小事件給呈現出來。

到頭來,看到的不是人物和故事,而是他們內心的掙扎,對自由的渴望,以及這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友情。

建議大家在看片之前,對羅馬尼亞多少要有一點了解,克利斯汀穆基說他並不想點出片中的時代就是共產社會主義的時代,不過用了色調,在後製的處理上,去營造出那個時代的「感覺」。後來克利斯汀穆基也說明了不少羅馬尼亞的狀況(因為以前有人問他,不能墮胎,為什麼不用保險套),他說,那時的羅馬尼亞天真地認為,只要有非常多的人口,國家就會富強,所以鼓勵生育,一家中有四個小孩是很正常的,生到十個小孩還有獎牌…

如果能先了解一些這樣的背景,看《4月3週又2天》時,可以看到更多的文化在其中,不光是這方面,還有片中的黑市,買包菸、買一塊香皂,都要透過黑市,而克利斯汀穆基後來也解釋說,他要表現的不是這些東西本身,而是一種象徵,因為你是一個「可以買到柏萊品的人」,對那時的羅馬尼亞社會來說,可不像我們現在這麼司空見慣。

好了,說了很多「克利斯汀穆基說」,是因為克利斯汀穆基確實也說了不少(片子十點開始,最後問答結束快半夜一點…),但總是要來一下「火行者說」的部份。看《4月3週又2天》,就算沒有導演解釋,也一樣可以看出很多的名堂來,並不會因為對羅馬尼亞不熟悉,而有被電影排擠的感受。片子用了很多的長鏡頭,讓一群演員在鏡前發揮,特別是一場晚餐戲,一票演員坐在桌前七嘴八舌(又要「克利斯汀穆基說」一下,克利斯汀穆基說,這段戲很難拍,因為大伙一起說話就整個場面亂掉,後來他採取的方式是一個人的台詞唸到最後一個字時,下一個人開始唸他的台詞,才製造出交錯對談的感覺,看電影時,火行者並沒有發現這個設計,也就是說,看起來仍是非常的自然),當下還真不覺得自己是在看電影,彷彿就是到了一個朋友家,和他的家人一塊吃飯,聽著他們天南地北聊天打屁。

事實上,《4月3週又2天》的大部份都是這樣的寫實,所以整部電影看起來,就像是聽克利斯汀穆基告訴你了一個真實故事(這故事也確實是他聽別人說來的),電影也寫實到不玩手法、不用配樂,一切,都靠鏡前的演員和故事對白來和觀眾建立橋樑,說它不商業化是絕對的,然而,如果打開電視機隨便轉台,有時會看到一些很鳥的劇,沒有配樂也沒有手法,你怎麼看它就怎麼假(還押韻哩),拍不好/演不好就是這樣子,《4月3週又2天》卻絲毫不假,這也是這部電影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所有的人的表演,都很有說服力,或許火行者本身就不認識任何一個羅馬尼亞演員也是有幫助,這些人看起來,就像是生活在羅馬尼亞的凡人。

《4月3週又2天》蠻需要觀眾的注意力和體會力,或者該說,對社會文化的洞察力。

在看《4月3週又2天》時,你不能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套到角色身上,而是要設身處地替他們想,別忘了他們生活在共產時代的羅馬尼亞,他們受到的教育和壓力和我們是完全不同的,價值觀和所做出的決定當然也會不同。也就是說,這部片子是拍給「在乎」或是「想去了解」的有神經人類看的。

轉載自「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